中华网非遗频道

非遗
当前位置:经典案例 > 正文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产业化案例分析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产业化发展路径及典型案例分析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产业化案例分析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概述

非遗类别界定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是中国非遗十大门类之一,包括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三大类别。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规定,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门类涵盖了武术、气功、龙狮舞等传统体育项目,以及抖空竹、赛龙舟等传统游艺活动,还包括杂技表演等形式。

传统体育类非遗主要指具有健身、防身、竞技等功能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武术等;游艺类非遗则主要包括各类传统游戏和娱乐活动,如抖空竹、赛龙舟等;杂技类非遗则涵盖各种技巧性表演艺术,如杂技表演等。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特征

活态性: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

技艺性:通常具有较高的技艺要求

娱乐性: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文化性: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这些特征使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在产业化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产业化发展路径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路径

文化旅游融合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产业化的重要路径。通过将非遗资源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不仅能够扩大非遗的影响力,还能创造经济价值,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典型案例:温县陈家沟太极拳产业

温县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近年来通过发展太极拳文化旅游,形成了以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当地建设了太极拳博物馆、陈家沟武术学校等设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学习和体验太极拳文化。同时,当地还定期举办太极拳比赛和文化节,进一步提升了太极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健康产业融合路径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在健康产业中的应用是其产业化发展的又一重要路径。许多传统体育项目本身就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通过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可以开发出具有市场价值的健康产品和服务。

典型案例:太极拳和八段锦在健身气功中的应用

太极拳和八段锦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因其具有显著的健身功效,已被广泛应用于健身气功领域。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套路动作简单易行,功效显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许多健身机构和社区都将太极拳和八段锦纳入日常健身活动中,推动了相关健康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综合运营体系构建路径

代表性传承人通过构建涵盖教育、服装服饰和互联网等多领域的综合运营体系,可以实现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多元化发展。

典型案例:传统拳术项目的综合运营体系

在传统拳术项目中,代表性传承人通过精心运营,不再局限于传统拳术的教学与推广,而是成功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运营体系。该体系的业务范围广泛覆盖教育、服装服饰、互联网等多个领域,通过商业教学、服装销售、互联网平台等多种方式实现经济价值,推动了传统拳术的传承与发展。

企业化运营路径

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项目转化为企业化运营模式,是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企业化运营,可以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市场机制,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典型案例:中国杂技团的转企改制

中国杂技团依据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规律性和我国杂技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理性地实施转企改制,从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成功转型为股份制企业。这一改革不仅提高了中国杂技团的运营效率,还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为中国杂技的国际传播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文化空间建构路径

通过构建文化空间,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提供展示和传承的场所,是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文化空间的建构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非遗,还能通过商业运作产生经济价值。

典型案例:泸县雨坛彩龙的文化空间建构

四川省泸县雨坛彩龙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传统龙舞。通过构建文化空间,泸县雨坛彩龙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当地政府和社区通过举办龙舞表演、建设文化展示中心等方式,为雨坛彩龙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支持。同时,这些文化空间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产业化典型案例分析

太极拳产业化发展分析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其产业化发展具有典型意义。2020年,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进一步推动了太极拳的产业化发展。

产业化路径

文化旅游融合:温县陈家沟通过发展太极拳文化旅游,形成了以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学习和体验太极拳文化。

健康产业融合:太极拳因其具有显著的健身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健身气功领域,推动了相关健康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国际化发展:随着太极拳在全球的普及,相关的培训、赛事、文化交流等活动逐渐增多,为中国体育产业拓展了国际市场,促进了体育经济的发展。

中国杂技团产业化发展分析

中国杂技团作为我国杂技艺术的代表性团体,其产业化发展经历了从事业单位到企业的转变,为传统杂技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产业化路径

企业化运营:中国杂技团通过转企改制,从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成功转型为股份制企业,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多元创新与产业变革:2023年中国杂技产业发展论坛以"多元创新与产业变革"为主题,探讨了中国杂技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多元创新和产业变革,中国杂技产业不断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

国际演艺贸易:中国杂技团通过推动中国杂技的国际演艺贸易模式不断升级,加强与国内外演出公司的合作,扩大了中国杂技的国际影响力。

抖空竹产业化发展分析

抖空竹作为一种传统游艺项目,其产业化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产业化路径

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空竹是一项以健身娱乐、休闲观赏为特点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已被列为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通过将传统空竹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可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推动其传承和发展。

教育推广:近年来,海安高新区隆政初级中学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抖空竹纳入学校体育活动和日常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了解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自抖空竹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作为空竹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北京市的空竹文化更加繁荣。通过开发空竹旅游项目,如空竹表演、空竹制作体验等,可以推动空竹文化的传播和产业发展。

赛龙舟产业化发展分析

赛龙舟作为一种传统游艺项目,其产业化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产业化路径

产业链整合:福州正大力开展传统龙舟制造、新型龙舟游船研发制造、龙舟文化传承保护、龙舟体育赛事等工作,持续整合福州龙舟产业链。

赛事带动:通过举办龙舟赛,可以带动龙舟制作、装饰、赛事组织、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龙舟经济"

商业运营创新:扒龙舟的商业化运营作为非遗活化的样本,展示了如何通过现代商业策略和创新技术来活化和传承传统文化。通过将扒龙舟转化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IP,结合市场营销,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和关注。

文体旅融合发展:镇远赛龙舟通过将文体旅融合发展,不仅举办了赛龙舟比赛,还上演了非遗活态展演、无人机灯光秀、大型烟花秀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批远道而来的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闻奕)

推荐阅读

怎样发挥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怎样发挥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25-04-28 10:02 非遗
敦煌美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敦煌美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枢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敦煌美学密切相关。

2025-04-28 09:53 非遗;敦煌
敦煌壁画里的非遗美学:传统工艺与艺术表现的完美融合

敦煌壁画里的非遗美学:传统工艺与艺术表现的完美融合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艺术的瑰宝,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025-04-28 09:51 非遗;敦煌壁画
热点/传承非遗:宝马7系“非遗车”

热点/传承非遗:宝马7系“非遗车”

传承非遗 打造传世经典 宝马7系“非遗车”捐赠清华美院专访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主任 张雷从2007年开始宝马发起了“ BMW 中国文化之旅”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保护

2025-04-24 10:59 非遗;汽车
热点/非遗赋能汽车企业文化发展行动方案

热点/非遗赋能汽车企业文化发展行动方案

汽车企业参与非遗保护的背景与意义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的新维度随着企业社会责任(CSR)理念的深化,汽车企业不再局限于关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而是开始将文化保护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

2025-04-24 10:57 非遗;汽车
2025年4月份非遗热点及学术分析

2025年4月份非遗热点及学术分析

4月非遗热点活动概览清明节传统民俗文化体验热潮2025年清明假期期间,传统文化节俗体验活动受到公众热捧。

2025-04-24 10:55 非遗;热点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传承朴初精神,创意文化表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学习弘扬赵朴初文化精神与艺术成就,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融合

2025-04-15 16:17 赵朴初;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十大热点话题研究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十大热点话题研究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2025-04-15 15:00 非遗
您所不知道的那些“非遗冷知识”

您所不知道的那些“非遗冷知识”

本文向您介绍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鲜为人知的“冷知识”,揭示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独特之处。

2025-04-15 11:01 非遗
权威发布:非遗消费年度报告

权威发布:非遗消费年度报告

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消费趋势报告一、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1.市场规模突破千亿2025年,我国非遗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00亿元,较2020年增长50%以上

2025-04-14 10:49 非遗;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