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非遗频道

非遗
当前位置:非遗资讯 > 正文

教育部/艺术素质测评制度下"艺术+非遗特长"教学模式探索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制度下"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素养+非遗技艺特长"教学模式探索

引言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中小学艺术教育测评制度,这是检验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改进和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1]。在此背景下,探索一种将"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素养+非遗技艺特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还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研究将基于教育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相关文件,结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探讨如何在艺术素质测评制度下构建这一教学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和评价机制。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制度概述

制度背景与意义

教育部于2015525日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该办法共9条,自发布之日起试行[12]。建立中小学艺术教育测评制度,是检验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改进和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1]。该制度的建立旨在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了解掌握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10]

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测评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16]。具体分值分配如下:

l基础指标:40分,主要考察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学习的出勤率、参与度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l学业指标:50分,主要考察学生艺术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l发展指标:20分,其中加分项目10分,主要考察艺术学习的实践与体验情况[18]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分数形式呈现,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18]

实施范围与要求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制度适用于全日制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10]。教育部将建立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请各省(区、市)推荐1-2个地市或2-5个县市作为实验区[50]。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自2015年开始试点实施[1]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课程结构与目标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艺术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阶段(7-9年级)继续培养艺术素养,为高中阶段学习做准备;第三阶段(8-9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与高中模块化教学相衔接[30]

课程内容以"欣赏(欣赏·评述)"表现(造型·表现)创造(设计·应用)"联系/融合(综合·探索)"四类艺术实践为统领,涵盖具体的艺术实践内容[31]

核心素养与评价方式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68]。审美感知具体指向审美对象富有意味的表现特征,以及艺术活动与作品中的艺术语言、艺术形式[68]

评价方式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在艺术学习中的参与度、进步度和表现度,关注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发展[81]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与价值

非遗教育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支持包括大中小院校开展非遗进校园和非遗教育教学工作[77]2023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浸润行动的通知》(教体艺〔20235)要求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学生掌握1-2项非遗艺术专项特长是重要内容[26]

非遗教育的实践案例

目前,中小学美术、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均已明确"非遗"学习要求。其中美术课安排蜡染、剪纸等非遗内容,激发学生对非遗的热爱之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荐开展"我们的传统节日""我是非遗小传人"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非遗魅力[25]

一些学校通过非遗课程、校园文化活动、校外实践、数字化传播、校园社团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非遗,对非遗教育产生积极影响[66]

非遗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非遗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在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非遗教育还能促进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素养+非遗技艺特长"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素养+非遗技艺特长"教学模式的构建基于以下理论基础:

核心素养导向: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艺术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为目标[68]

多元智能理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艺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注重课程内容组合的智能分布以及课程教学手段的智能情景性,从学生个体的智能本质出发,强调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表达艺术[81]

非遗保护与传承:将非遗传承纳入学校美育工程,完善评价机制,把学生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等纳入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28]

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素养+非遗技艺特长"教学模式是指在艺术教育中,既重视学生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基本素养,同时将非遗技艺作为艺术特长进行系统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系统性:将艺术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和非遗技艺特长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

实践性:注重学生在艺术实践中的体验和参与,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能力和素养。

地方性:结合地方文化特色,选择适合当地学生的非遗项目进行教学,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新性: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课程设置与内容整合

课程设置:

l在现有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中融入非遗内容

l开设专门的非遗课程或专题讲座

l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非遗教育

内容整合:

l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的非遗教学内容

l非遗的基本知识、艺术特色、传承现状等内容融入教学

l结合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融入非遗技艺的训练

例如,广州天河外国语学校立足广府文化,以及美术与非遗校本课程的互融共进关系,探索出"广绣植物染创新融合"的特色校本课程,以更好落实非遗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创新发展[71]

教学方法与策略

多元教学方法:

l项目式学习:通过具体的非遗项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l体验式教学: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感受非遗的魅力

l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非遗案例,加深学生对非遗的理解

l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非遗学习任务

教学策略:

l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l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l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l注重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将木版年画融入美术教学,根据不同学段设计针对性课程,将非遗体验课转化为美术常规教学[44]

评价机制设计

评价指标:

l艺术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l艺术基本技能掌握情况

l艺术基本素养的提升情况

l非遗技艺特长的发展情况

l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情况

评价方式:

l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l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l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

l纸笔测试、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根据《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评价内容主要测试中小学音乐、美术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艺术欣赏及艺术表现能力[49]。在这一框架下,可以将非遗技艺特长纳入发展指标的评价内容,作为加分项或特色项进行评价。

例如,漳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中,包括能够现场展示所学艺术内容,表现优秀得5分,表现良好得4分,表现一般得3[9]。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借鉴到非遗技艺特长的评价中。

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培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非遗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例如,天门小学通过每月安排音乐、体育、美术课程各2个课时,教授土家族民族歌曲,要求学生每学期学会2-3首土家族民歌[61]

非遗传承人参与: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参与教学活动,提供专业的指导和示范。例如,工美技校将大师工作室引入校园,采取非遗大师和学院教师联合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29]

校本教研:组织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研究非遗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资源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根据学校所在地的非遗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例如,广州天河外国语学校开发了"广绣植物染创新融合"的特色校本课程[71]

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非遗教学资源库,收集和整理非遗相关资料,为教学提供支持。

数字化资源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互动性。

校外资源整合

非遗传承基地建设:与非遗传承基地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博物馆、文化馆等资源利用:利用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社会资源,开展非遗教育活动。

家庭与社区参与:发动家庭和社区参与非遗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教学模式实施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广州天河外国语学校的"广绣植物染创新融合"课程

广州天河外国语学校立足广府文化,以及美术与非遗校本课程的互融共进关系,探索出"广绣植物染创新融合"的特色校本课程。该课程将广绣的传统技艺与现代植物染技术相结合,既传承了传统技艺,又融入了现代创新元素,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71]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学习了广绣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通过植物染实践,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广绣作为非遗技艺,也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创新。

案例二:天门小学的土家族民族歌曲教学

天门小学在课堂教学方面,每班每月都有音乐、体育、美术课程各2个课时。音乐课教唱土家族民族歌曲,并要求学生每学期学会2-3首土家族民歌。这种教学方式将非遗(土家族民族歌曲)与音乐课程有机结合,既传授了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非遗技艺特长[61]

案例三: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侗族民歌收集整理

长大通道筑梦社会实践团围绕弘扬非遗,深入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多个村落,通过持续收集、整理侗族民歌、侗族舞蹈等非遗项目,将非遗融入乡村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保护和传承了非遗,还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63]

教学模式实施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师资力量不足:许多教师缺乏非遗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难以有效开展非遗教育。

课程资源有限:非遗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评价机制不完善:现有的评价机制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非遗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紧张:在现有课时安排下,难以保证艺术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和非遗技艺特长三者教学的平衡。

应对策略

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非遗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非遗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开发校本课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丰富教学资源。

完善评价机制:在现有评价机制基础上,增加非遗技艺特长的评价内容,形成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

合理安排课时:在现有课时安排下,合理分配艺术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和非遗技艺特长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学效果。


结论与展望

"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素养+非遗技艺特长"教学模式是艺术教育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创新尝试,旨在通过艺术教育这一平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自信。该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艺术基本素养,还为学生提供了学习非遗技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

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制度下,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加强课程建设和资源开发,教师应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学生应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家庭和社区应提供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实现艺术教育和非遗传承的双重目标。

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素养+非遗技艺特长"教学模式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开发更加丰富和生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互动,扩大教学影响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素养+非遗技艺特长"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希望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在更多的学校得到推广和应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795/201506/t20150618_190674.html.

[9] 漳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 https://www.zhangzhou.gov.cn/cms/pages/60462146372480004/attachments/%E9%99%84%E4%BB%B6%EF%BC%9A%E6%BC%B3%E5%B7%9E%E5%B8%82%E4%B8%AD%E5%B0%8F%E5%AD%A6%E7%94%9F%E8%89%BA%E6%9C%AF%E7%B4%A0%E8%B4%A8%E6%B5%8B%E8%AF%84%E5%B7%A5%E4%BD%9C%E5%AE%9A%E5%AE%9A%E6%96%B9%E6%A1%88%E7%9A%84%E9%99%84%E4%BB%B61-7.docx.

[10]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795/201506/t20150618_190674.html.

[12]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B0%8F%E5%AD%A6%E7%94%9F%E8%89%BA%E6%9C%AF%E7%B4%A0%E8%B4%A8%E6%B5%8B%E8%AF%84%E5%8A%9E%E6%B3%95/18074959.

[16]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795/201506/t20150618_190674.html.

[18]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http://lnky.gov.cn/kaiyuan/zfxxgk/fdzdgknr/zdmsxx/ywjy/zcwj/qtzc/2022031918150091506/index.html.

[25] 教育部:非遗特长教学推动改进学校美育教学和艺术教育. http://www.fybhfzw.com/ggtz/162.html.

[26] 关于让非遗在广州广泛传承的建议. https://www.rd.gz.cn/yajy/jk/content/post_255581.html.

[28] 国家版权全国艺术特长非遗技艺测评网. http://www.ypyjjt.com/.

[29] 非遗进校园不能只靠体验_技艺传承 北京市人民政府. https://www.beijing.gov.cn/renwen/lsfm/jycc/202008/t20200804_1971076.html.

[30] [PDF]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204/W020220420582364678888.pdf.

[31] 凸显美育功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https://www.gsier.com.cn/Article.Action?ID=264123.

[44] 非遗少年学优秀案例①|年画舞狮进校园,校本课程放异彩. 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26592.

[49] [DOC] 加强三项制度建设,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规范发展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https://jw.cq.gov.cn/zwgk/zfxxgkml/zcwj/gfxwj/202201/W020250113547546342176.doc.

[50]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795/201506/t20150618_190674.html.

[61] 2018"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非遗的种子扎根张家界天门. 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19328.

[63] 传承非遗赋能特色育人——以长大通道筑梦社会实践团为例- 2022. https://dxs.moe.gov.cn/zx/a/sqshsj_2022shsj-gzal/220906/1802160.shtml.

[66] 关于让非遗在广州广泛传承的建议. https://www.rd.gz.cn/yajy/jk/content/post_255581.html.

[68] [PDF]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204/W020220420582364678888.pdf.

[71] "广绣植物染创新融合"校本课程为例.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2382.

[77]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4063号(文体. 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zhgl/jytadf/202312/t20231204_950088.html.

[81] [PDF]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艺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东北师范大学. https://czdkt.nenu.edu.cn/anli/anli65.pdf.


(责任编辑:闻奕)

推荐阅读

怎样发挥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怎样发挥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25-04-28 10:02 非遗
敦煌美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敦煌美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枢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敦煌美学密切相关。

2025-04-28 09:53 非遗;敦煌
敦煌壁画里的非遗美学:传统工艺与艺术表现的完美融合

敦煌壁画里的非遗美学:传统工艺与艺术表现的完美融合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艺术的瑰宝,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025-04-28 09:51 非遗;敦煌壁画
热点/传承非遗:宝马7系“非遗车”

热点/传承非遗:宝马7系“非遗车”

传承非遗 打造传世经典 宝马7系“非遗车”捐赠清华美院专访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主任 张雷从2007年开始宝马发起了“ BMW 中国文化之旅”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保护

2025-04-24 10:59 非遗;汽车
热点/非遗赋能汽车企业文化发展行动方案

热点/非遗赋能汽车企业文化发展行动方案

汽车企业参与非遗保护的背景与意义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的新维度随着企业社会责任(CSR)理念的深化,汽车企业不再局限于关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而是开始将文化保护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

2025-04-24 10:57 非遗;汽车
2025年4月份非遗热点及学术分析

2025年4月份非遗热点及学术分析

4月非遗热点活动概览清明节传统民俗文化体验热潮2025年清明假期期间,传统文化节俗体验活动受到公众热捧。

2025-04-24 10:55 非遗;热点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传承朴初精神,创意文化表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学习弘扬赵朴初文化精神与艺术成就,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融合

2025-04-15 16:17 赵朴初;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十大热点话题研究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十大热点话题研究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2025-04-15 15:00 非遗
您所不知道的那些“非遗冷知识”

您所不知道的那些“非遗冷知识”

本文向您介绍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鲜为人知的“冷知识”,揭示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独特之处。

2025-04-15 11:01 非遗
权威发布:非遗消费年度报告

权威发布:非遗消费年度报告

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消费趋势报告一、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1.市场规模突破千亿2025年,我国非遗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00亿元,较2020年增长50%以上

2025-04-14 10:49 非遗;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