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非遗频道

非遗
当前位置:非遗资讯 > 正文

非遗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第十个年头的国际论坛意义与贡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第十个年头的国际论坛意义与贡献

非遗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第十个年头的国际论坛意义与贡献

2025年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实施的重要节点——第十个年头。值此之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论坛"的召开具有特殊意义。该论坛召开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具有独特贡献。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概述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在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通过的17个目标,旨在2030年前解决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面临的挑战。这17个目标涵盖了从消除贫困、保障健康、优质教育到气候行动、和平与正义等多个领域。

2025年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的第十个年头,距离2030年最后期限还有五年。这一时间点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反思进展、调整策略并加强合作,以确保到2030年能够实现这些目标。2025年联合国将迎来第80届联合国大会,各国将协调各方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然而,当前的进展并不乐观,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道路仍然充满挑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非遗的定义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社区、群体和个人认为是其文化遗产一部分的实践、表达、知识和技能。这包括传统节日、手工艺、口头传统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这些遗产,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加入该公约。

非遗不仅代表了文化认同和传统实践的保护,还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许多非遗项目包含传统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往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对当代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国际论坛的意义

2025年这个关键时间点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论坛"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1. 加强非遗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联系

论坛为全球专家、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了一个平台,探讨如何将非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分享成功案例和最佳实践,论坛可以促进国际社会对非遗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形成更深入的理解。

2. 推动全球合作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论坛可以促进各国政府、国际组织、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探索非遗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潜力。

3. 评估进展与挑战

SDGs实施的第十个年头,论坛可以提供一个机会,评估非遗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通过这种评估,国际社会可以调整策略,更加有效地利用非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4. 提高公众意识

论坛可以提高公众对非遗价值及其对可持续发展贡献的认识。通过教育和宣传,论坛可以激发更多人参与非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贡献

非遗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可以做出多方面的贡献:

1. 促进可持续旅游

保护和推广非遗可以促进负责任的旅游,为当地社区创造收入,同时保护环境和文化。例如,一些地区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保持了文化的原真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2. 提供传统知识和实践

许多非遗实践包含传统知识,这些知识可以用于可持续农业、水管理或其他有助于环境可持续性或社会福祉的领域。例如,一些传统农业实践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使用和提高土壤质量。

3. 增强社会凝聚力

庆祝和保护非遗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这有助于减少冲突并促进和平。在一些社会分裂严重的地区,非遗保护项目成为促进社会和解和社区建设的有效工具。

4. 促进教育创新

非遗可以在教育中发挥作用,教授年轻一代关于其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将非遗融入教育体系,可以帮助年轻人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同时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5. 创造经济机会

手工艺和其他非遗实践可以为人们,特别是农村和边缘化社区的人们提供生计。通过发展非遗产业,可以改善这些社区的经济状况,减少贫困,同时保护传统文化。

具体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非遗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以下分析几个具体案例:

案例一:传统农业实践与粮食安全

在许多地区,传统农业实践(如轮作、间作、有机肥料使用等)被证明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减少水资源使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些实践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还增强了社区面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为SDG 2(零饥饿)和SDG 15(陆地生物)做出了贡献。

案例二:传统手工艺与经济发展

传统手工艺(如纺织、陶艺、木工等)为许多农村和边缘化社区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通过保护和推广这些手工艺,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减少贫困,同时保护传统文化。这为SDG 1(无贫困)和SDG 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案例三:传统文化节庆与可持续旅游

许多地区的传统文化节庆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通过负责任的旅游管理,这些节庆活动不仅为当地社区带来了经济利益,还提高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这为SDG 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和SDG 15(陆地生物)做出了贡献。

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论坛"2025年这个关键时间点召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非遗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联系、推动全球合作、评估进展与挑战以及提高公众意识,论坛可以为利用非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非遗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可以做出多方面的贡献,包括促进可持续旅游、提供传统知识和实践、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教育创新以及创造经济机会。通过保护和利用非遗资源,国际社会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SDGs,建设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未来,国际社会应继续加强非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促进多利益相关方合作,支持非遗保护项目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整合,共同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

(责任编辑:闻奕)

推荐阅读

怎样发挥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怎样发挥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25-04-28 10:02 非遗
敦煌美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敦煌美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枢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敦煌美学密切相关。

2025-04-28 09:53 非遗;敦煌
敦煌壁画里的非遗美学:传统工艺与艺术表现的完美融合

敦煌壁画里的非遗美学:传统工艺与艺术表现的完美融合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艺术的瑰宝,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025-04-28 09:51 非遗;敦煌壁画
热点/传承非遗:宝马7系“非遗车”

热点/传承非遗:宝马7系“非遗车”

传承非遗 打造传世经典 宝马7系“非遗车”捐赠清华美院专访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主任 张雷从2007年开始宝马发起了“ BMW 中国文化之旅”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保护

2025-04-24 10:59 非遗;汽车
热点/非遗赋能汽车企业文化发展行动方案

热点/非遗赋能汽车企业文化发展行动方案

汽车企业参与非遗保护的背景与意义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的新维度随着企业社会责任(CSR)理念的深化,汽车企业不再局限于关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而是开始将文化保护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

2025-04-24 10:57 非遗;汽车
2025年4月份非遗热点及学术分析

2025年4月份非遗热点及学术分析

4月非遗热点活动概览清明节传统民俗文化体验热潮2025年清明假期期间,传统文化节俗体验活动受到公众热捧。

2025-04-24 10:55 非遗;热点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传承朴初精神,创意文化表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学习弘扬赵朴初文化精神与艺术成就,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融合

2025-04-15 16:17 赵朴初;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十大热点话题研究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十大热点话题研究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2025-04-15 15:00 非遗
您所不知道的那些“非遗冷知识”

您所不知道的那些“非遗冷知识”

本文向您介绍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鲜为人知的“冷知识”,揭示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独特之处。

2025-04-15 11:01 非遗
权威发布:非遗消费年度报告

权威发布:非遗消费年度报告

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消费趋势报告一、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1.市场规模突破千亿2025年,我国非遗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00亿元,较2020年增长50%以上

2025-04-14 10:49 非遗;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