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
——传承朴初精神,创意文化表达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学习弘扬赵朴初文化精神与艺术成就,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融合,通过文创设计挖掘“赵朴初文化”内涵,弘扬其书法艺术、和平理念、清廉家风及爱国情怀,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文创为载体,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世界和平与中国智慧的时代之声,促进文旅融合,助力地方发展,现面向全国征集以“赵朴初文化”为核心的创意设计作品。
一、主办单位
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
中国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
二、支持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市赵朴初研究会
广东省赵朴初研究会
安庆市世太史第管理处(赵朴初故居陈列馆)
太湖县赵朴初文化公园管理处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人工智能和文化艺术委员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安庆委员会
韬奋华文书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华网非遗频道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珠宝与艺术设计学院
安徽省马鞍山洪滨丝画手工艺术有限公司
上海佑小安赐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安徽花亭湖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三、征稿背景
赵朴初(1907年11月5日—2000年5月21日),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曾经担任: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等职。(来源:新华社)
2023年5月26日《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发布,赵朴初的作品被要求不允许出境。
四、征稿主题
聚焦赵朴初文化精神与书法艺术,围绕赵朴初先生的文化成就、书法艺术、和平理念、清廉家风、爱国情怀等展开创作,包括但不限于:
l以赵朴初书法作品为灵感源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
l“赵朴初文化”思想与现代创意表达结合的创意设计。
l赵朴初茶文化创意设计。
l赵朴初书法毛笔和钢笔字库简繁体设计。
l赵朴初生平事迹或文化思想内涵的视觉化呈现。
书法艺术衍生:以赵朴初书法作品为灵感的文创设计。
诗词文创:以赵朴初诗词为灵感来源,创作具有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
佛教文化融合:结合赵朴初佛教思想与现代美学的视觉表达。
和平与友好主题:体现赵朴初先生促进世界友好交流的精神,展现和平与包容的文化内涵。
生平事迹叙事:通过插画、动画等形式展现赵朴初先生的社会贡献与人生历程。
五、作品类别
1.文化用品:文具、书签、印章、文房四宝衍生品。
2.生活美学:家居装饰、服饰、茶具、香器。
3.数字文创:动态海报、IP形象、短视频、NFT艺术、交互设计、表情包等。
4.公益衍生:结合红十字会、和平主题的公益类产品。
5.视觉艺术类:平面设计、插画、书法创意衍生艺术作品。
六、投稿要求
1.原创性:作品需为未公开发表的原创设计,投稿人拥有知识产权,严禁抄袭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文化契合度:需体现赵朴初文化特色,并附500字以内设计说明(含创作理念、文化元素解读等)。
3.格式规范:
数字类:视频时长≤3分钟,大小≤500MB;
其他材料:作者信息表(姓名、联系方式、单位/院校)、版权承诺书。
4.评审标准:
文化内涵(40%):深度结合赵朴初文化精神与历史价值。
创意表达(30%):设计新颖、符合现代审美、非遗为载体。
应用潜力(20%):可落地生产与市场化推广。
社会意义(10%):传递和平、文化保护理念。
评审团:由专家学者、文创设计师、文博专家等组成。
七、奖项设置
1.金奖(1名)
2.银奖(3名)
3.铜奖(5名)
4.专项奖:最佳国际传播奖、最佳传统文化创新奖(各1名)
5.入围奖(投稿数的1%)
八、成果转化
将联合文创企业孵化获奖作品,优秀设计作品将依托中国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对接相关的文创企业进行非遗文创产品转化,非遗文创产品拟推荐进入企事业单位伴手礼、有关文博商店、文化景区、赵朴初先生纪念场馆、佛教文化场所、文创商店等,部分收益拟捐赠至赵朴初研究会或红十字会,延续赵朴初先生的公益精神。
九、时间安排
1.设计投稿时间:2025年4月15日——8月31日
2.初评公示:2025年10月
3.终评发布:2025年11月
十、约定及投稿方式
1.约定:
投稿者应保证作品为本人原创,不得侵犯他人权益。
获奖作品版权归主办方所有,作者享有署名权。
主办方有权对作品进行展览、出版及文创衍生产品开发与销售。
投稿即视为同意以上约定。
2.投稿邮箱:
83262379@163.com(标题格式:类别+作品名+作者)。
特别说明: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联系我们
严敬群 手机:13810295118
郭 兵 手机:15399635668
欢迎有合作意向的单位和企业联系我们。
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枢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敦煌美学密切相关。
传承非遗 打造传世经典 宝马7系“非遗车”捐赠清华美院专访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主任 张雷从2007年开始宝马发起了“ BMW 中国文化之旅”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保护
汽车企业参与非遗保护的背景与意义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的新维度随着企业社会责任(CSR)理念的深化,汽车企业不再局限于关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而是开始将文化保护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传承朴初精神,创意文化表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学习弘扬赵朴初文化精神与艺术成就,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融合
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消费趋势报告一、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1.市场规模突破千亿2025年,我国非遗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00亿元,较2020年增长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