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非遗频道

非遗
当前位置:非遗资讯 > 正文

2025年4月份非遗热点及学术分析


2025年4月份非遗热点及学术分析

4月非遗热点活动概览


清明节传统民俗文化体验热潮

2025年清明假期期间,传统文化节俗体验活动受到公众热捧。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2025年清明假期,传统文化节俗体验搜索热度同比增长75%,北京、南京、西安、重庆、苏州成为清明假期最热门的历史文化打卡地。这一数据表明,公众对传统文化体验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正在回升。

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如北京市在天坛公园举办了"清明节之传统非遗项目体验互动"活动,让游客通过亲身参与体验,深入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购物月启动

2025420日谷雨时节,"非遗好物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第二季度"非遗焕新购物月"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启动。活动期间,各地将紧扣"非遗好物"主题,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展示和销售各类非遗产品,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这一活动旨在促进非遗资源的经济价值转化,实现非遗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在南宁举行

202541日,"共享非遗盛世"非遗展演活动在广西南宁民歌湖景区开幕,这是第三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的重要活动之一。《人民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展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非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成果。这一活动不仅促进了区域文化交流,也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模式。

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商会成立

2025415日,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商会成立大会在沈阳举行。商会筹备组经过近一年的调研筹备,圆满完成了成立准备工作[3]。这一组织的成立,为非遗企业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有助于推动非遗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实现非遗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务工作人员培训班举办

2025421日,2025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务工作人员培训班在滨州市举行。此次培训旨在提升非遗业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人才支持。这反映了政府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持续重视和投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灯会旅游创新发展活动开展

2025415日,由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非遗灯会旅游创新发展活动在四川省自贡市举办。会上,多位专家围绕非遗灯会旅游发表演讲,并发布了由中国旅游协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机构联合编制的《中国非遗灯会旅游发展报告》。此次活动为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清明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分析

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5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节日,还包含了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这些传统习俗共同构成了清明节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时间推移,禁火习俗日渐消失,清明节地位逐步上升。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节返本追宗、慎终追远的内涵愈加深入人心。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学术研究指出,清明节不仅是对祖先的缅怀,更是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通过清明节的仪式和活动,人们得以与历史连接,传承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信。如南京大学的学术研究中提到的"回忆、地点与身份:阐释和建构清明节日文化记忆的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清明节在文化记忆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乡村文化振兴与非遗传承

在《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清明节的传承发展》研究中,邓小羊等学者指出,在新节俗不断产生的时代背景下,节日的生产性结构可更好服务乡村经济增长。这一观点为传统节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主义立场

林继富在研究中从清明节记忆能动性的视角,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主义立场。这一研究提醒我们,在保护非遗的过程中,需要尊重非遗的动态性和适应性,避免将其固化为静态的、不变的文化符号。

清明节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挑战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清明节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也在不断演变。一方面,传统习俗如祭祖扫墓、踏青等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新的庆祝形式如网络祭祀、文化旅游等也在兴起。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清明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重要挑战。

2025年清明假期期间,各地举办的传统文化节俗体验活动受到公众热捧,表明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正在回升。这种参与式的体验活动,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非遗保护与旅游融合的发展趋势

非遗灯会旅游的创新发展

2025415日,由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非遗灯会旅游创新发展活动在四川省自贡市举办。会上,多位专家围绕非遗灯会旅游发表演讲,并发布了《中国非遗灯会旅游发展报告》。此次活动为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非遗灯会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形式,兼具观赏性、参与性和文化性,能够有效吸引游客参与,提升旅游体验。同时,灯会活动也为非遗项目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促进了非遗的活态传承。

非遗购物月与消费市场的结合

2025420日启动的"非遗好物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展示和销售各类非遗产品,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这一活动将非遗资源与消费市场相结合,为非遗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也丰富了消费者的文化体验。

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意义与挑战

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旅游为非遗提供了展示和传播的平台,增加了非遗的可见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过度商业化也可能导致非遗的异化和文化内涵的流失。因此,在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确保非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月非遗活动的市场表现与影响


传统文化节俗体验的热度飙升

2025年清明假期期间,传统文化节俗体验搜索热度同比增长75%,北京、南京、西安、重庆、苏州成为清明假期最热门的历史文化打卡地。这一数据表明,公众对传统文化体验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正在回升。

非遗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

"非遗好物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活动的启动,为非遗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各类非遗产品得以展示和销售,满足了消费者对传统文化产品的需求,也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经济支持。

非遗旅游的创新与突破

各地在非遗旅游方面进行了创新和突破。例如,甘肃省发布的《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指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通过创意转化、科技赋能等方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种创新的保护和利用方式,为非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20254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活动和研究趋势。清明节作为当月的重要传统节日,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文化内涵和保护传承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同时,非遗与旅游、消费市场的融合也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责任编辑:闻奕)

推荐阅读

怎样发挥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怎样发挥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25-04-28 10:02 非遗
敦煌美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敦煌美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枢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敦煌美学密切相关。

2025-04-28 09:53 非遗;敦煌
敦煌壁画里的非遗美学:传统工艺与艺术表现的完美融合

敦煌壁画里的非遗美学:传统工艺与艺术表现的完美融合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艺术的瑰宝,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025-04-28 09:51 非遗;敦煌壁画
热点/传承非遗:宝马7系“非遗车”

热点/传承非遗:宝马7系“非遗车”

传承非遗 打造传世经典 宝马7系“非遗车”捐赠清华美院专访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主任 张雷从2007年开始宝马发起了“ BMW 中国文化之旅”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保护

2025-04-24 10:59 非遗;汽车
热点/非遗赋能汽车企业文化发展行动方案

热点/非遗赋能汽车企业文化发展行动方案

汽车企业参与非遗保护的背景与意义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的新维度随着企业社会责任(CSR)理念的深化,汽车企业不再局限于关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而是开始将文化保护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

2025-04-24 10:57 非遗;汽车
2025年4月份非遗热点及学术分析

2025年4月份非遗热点及学术分析

4月非遗热点活动概览清明节传统民俗文化体验热潮2025年清明假期期间,传统文化节俗体验活动受到公众热捧。

2025-04-24 10:55 非遗;热点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传承朴初精神,创意文化表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学习弘扬赵朴初文化精神与艺术成就,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融合

2025-04-15 16:17 赵朴初;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十大热点话题研究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十大热点话题研究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2025-04-15 15:00 非遗
您所不知道的那些“非遗冷知识”

您所不知道的那些“非遗冷知识”

本文向您介绍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鲜为人知的“冷知识”,揭示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独特之处。

2025-04-15 11:01 非遗
权威发布:非遗消费年度报告

权威发布:非遗消费年度报告

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消费趋势报告一、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1.市场规模突破千亿2025年,我国非遗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00亿元,较2020年增长50%以上

2025-04-14 10:49 非遗;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