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非遗频道

非遗
当前位置:非遗资讯 > 正文

怎样发挥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怎样发挥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性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延续历史文脉

非遗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见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通过保护和传承非遗,可以有效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保持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增强文化自信

非遗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保护和弘扬非遗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非遗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可以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互鉴,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非遗资源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经济价值,实现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发挥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主要路径

完善非遗保护的法律和制度框架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制定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根据该法,我国自上而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努力推动中国非遗走向世界。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确保非遗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建立健全四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

我国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并按照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别对非遗项目进行分类保护。这一体系为非遗保护提供了科学的分类标准和保护框架。

完善非遗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制度

非遗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关键,应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制度,为传承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加强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推进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已成为重要趋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旨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传播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展示我国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进一步推进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运用数字技术对非遗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和保存。

发展"互联网+"非遗传承模式

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数字技术,发展"互联网+"非遗传承模式,通过网络教学、在线直播等形式,扩大非遗传承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非遗学习和传承。

建设非遗数字博物馆和数据库

建设国家级非遗数字博物馆和数据库,整合各类非遗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为非遗研究、传承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深化非遗与教育的融合

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广东省广州市广府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是一个成功经验。该案例通过开展教学实验课堂教学实践,组织以非遗项目主题的学科比赛,创建广府文化艺术工作坊实验学校(基地),组织学生参与非遗实践活动等方式,将非遗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

开发非遗教育课程和教材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开发适合不同教育阶段的非遗教育课程和教材,将非遗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培养非遗专业人才

非遗学发展迈向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新时代、融合新技术、研究新问题,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新需求。

推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开发非遗旅游产品

2019年,中国旅游报社开展了"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征集展示"活动,"江苏南京:秦淮灯会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10个案例入选。各地开展了一批"非遗进景区"活动,将非遗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中,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建设非遗旅游示范区

选择具有丰富非遗资源的地区,建设非遗旅游示范区,集中展示当地非遗项目,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线路,促进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

发展非遗主题旅游

围绕特定非遗项目,如传统节日、传统工艺等,开发非遗主题旅游产品,设计特色旅游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文化体验需求。

创新非遗的传播与推广方式

加强非遗的媒体传播

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加强对非遗的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对非遗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可以通过制作专题节目、纪录片、短视频等形式,讲述非遗故事,传播非遗知识。

发展非遗的短视频传播

非遗的短视频传播策略应提升非遗传播内容的故事性,大力挖掘非遗项目、非遗手工艺、非遗产品、非遗传承人背后的精彩故事,构建故事化传播场景,通过简明生动的影像叙事提升用户参与度。

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

通过举办非遗展览、展演、比赛等活动,展示非遗的魅力,吸引公众参与,增强社会影响力。可以结合重大节庆活动,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加强非遗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非遗保护工作

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非遗走向世界。自2009"端午节"成功申遗以来,中国已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开展国际非遗展示与交流

通过举办国际非遗节、国际论坛等活动,展示中国非遗保护成就,交流保护经验,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推动非遗"走出去"

加强非遗的国际传播,推动中国非遗"走出去"。中国非遗正以传统民俗、文创产品等不同形态成功"出海",向全世界讲述着中国非遗的故事。

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鼓励非遗的创新性发展

鼓励非遗传承人在保持非遗核心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对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非遗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需求。

发展非遗创意产业

将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具有文化内涵和市场价值的非遗创意产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推动非遗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推动非遗与农业、林业、建筑、医疗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非遗的应用领域和价值空间,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成功案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申遗成功

202412月,我国"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三个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2009年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这些项目的保护成效显著,存续力持续提升。截至目前,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2024年,"春节"成功申遗,这是给中华民族也是给全世界的一份新年礼物。春节申遗成功,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中华文明价值。

非遗与旅游融合的优秀案例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手推进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支持设立了15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这些工坊将非遗保护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既保护了非遗,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非遗进校园的实践案例

广东省广州市广府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是一个成功经验。该案例在非遗与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取得了宝贵经验:1、乡土教育与美育融合,注重从地方文化挖掘儿童美育资源;2、尊重教育规律,由专职教师将活态传承的非遗转化为适合学校教育的内容。这一案例为非遗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案例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化保护平台,旨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传播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展示我国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平台为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持。

(责任编辑:闻奕)

推荐阅读

怎样发挥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怎样发挥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25-04-28 10:02 非遗
敦煌美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敦煌美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枢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敦煌美学密切相关。

2025-04-28 09:53 非遗;敦煌
敦煌壁画里的非遗美学:传统工艺与艺术表现的完美融合

敦煌壁画里的非遗美学:传统工艺与艺术表现的完美融合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艺术的瑰宝,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025-04-28 09:51 非遗;敦煌壁画
热点/传承非遗:宝马7系“非遗车”

热点/传承非遗:宝马7系“非遗车”

传承非遗 打造传世经典 宝马7系“非遗车”捐赠清华美院专访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主任 张雷从2007年开始宝马发起了“ BMW 中国文化之旅”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保护

2025-04-24 10:59 非遗;汽车
热点/非遗赋能汽车企业文化发展行动方案

热点/非遗赋能汽车企业文化发展行动方案

汽车企业参与非遗保护的背景与意义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的新维度随着企业社会责任(CSR)理念的深化,汽车企业不再局限于关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而是开始将文化保护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

2025-04-24 10:57 非遗;汽车
2025年4月份非遗热点及学术分析

2025年4月份非遗热点及学术分析

4月非遗热点活动概览清明节传统民俗文化体验热潮2025年清明假期期间,传统文化节俗体验活动受到公众热捧。

2025-04-24 10:55 非遗;热点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传承朴初精神,创意文化表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学习弘扬赵朴初文化精神与艺术成就,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融合

2025-04-15 16:17 赵朴初;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十大热点话题研究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十大热点话题研究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2025-04-15 15:00 非遗
您所不知道的那些“非遗冷知识”

您所不知道的那些“非遗冷知识”

本文向您介绍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鲜为人知的“冷知识”,揭示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独特之处。

2025-04-15 11:01 非遗
权威发布:非遗消费年度报告

权威发布:非遗消费年度报告

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消费趋势报告一、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1.市场规模突破千亿2025年,我国非遗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00亿元,较2020年增长50%以上

2025-04-14 10:49 非遗;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