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非遗频道

非遗
当前位置:非遗资讯 > 正文

五一非遗热点分析:透视非遗产业化发展路径与变现潜力

五一非遗热点分析:透视非遗产业化发展路径与变现潜力



五一非遗热点概览


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主题活动,从北京的世界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到浙江的"非遗焕新购物月",从湖北的沉浸式非遗体验到海南的黎族文化展示,形成了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非遗活动格局。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也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世界公园2025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


活动内容:

202551日至3日,世界公园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暨第二届非遗艺术节,汇聚了全国20个省市的108个非遗项目,涵盖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杂技、民俗、传统美食等多个类别。现场还设有非遗美食一条街”“非遗好物一条街”“非遗技艺一条街等特色街区。


产业化路径:


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世界公园将非遗与旅游、美食、购物等结合,形成了一种体验式消费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展示了非遗的文化价值,还通过商业活动实现了经济价值。


适合变现的非遗项目:


传统美食:如各种地方特色小吃,可以通过现场制作和销售来实现变现。


手工艺品:如剪纸、陶艺等,可以通过现场展示和销售来实现变现。


传统表演艺术:如戏曲、舞蹈等,可以通过门票销售和演出收入来实现变现。


东城区非遗节日菜单


活动内容:


东城区在五一假期推出了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核心的非遗节日菜单,围绕探秘非遗工坊,用手作致敬劳动之歌,梳理了北京珐琅厂、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等非遗工坊和博物馆,推出了多项非遗体验活动。


产业化路径:


通过将非遗与节日活动结合,东城区将非遗融入日常生活,形成了一种体验式消费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展示了非遗的文化价值,还通过体验活动实现了经济价值。


适合变现的非遗项目:


传统手工艺:如景泰蓝制作、京作家具制作等,可以通过工坊体验和销售产品来实现变现。


传统美食:如北京传统小吃,可以通过工坊内的餐厅和小吃摊来实现变现。


传统技艺:如传统工艺制作,可以通过工坊内的技艺展示和体验活动来实现变现。


湖北省五一假期文旅市场


活动内容:


湖北省在五一假期推出了6大类100多个文旅消费新场景和新产品,2000余场文化旅游活动,500余场文艺演出活动,超50项主题美术展览。同时,打造了沉浸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体验活动,如荆门园博园景区的傩舞巡游、非遗打铁花、火壶表演、荆楚舞台水秀等民俗展演活动,恩施土司城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现场织造体验,利川腾龙洞的非遗寻踪等。


产业化路径:


通过将非遗与旅游、文化、艺术等结合,湖北省将非遗融入文旅产业链,形成了一种沉浸式体验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展示了非遗的文化价值,还通过旅游和文化活动实现了经济价值。


适合变现的非遗项目:


传统表演艺术:如傩舞、打铁花、火壶表演等,可以通过门票销售和演出收入来实现变现。


传统手工艺:如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等,可以通过现场展示和销售来实现变现。


传统技艺:如非遗寻踪等,可以通过体验活动和销售产品来实现变现。


浙江省茶和天下共享非遗活动


活动内容:


五一期间,浙江省推出了非遗焕新购物月茶和天下共享非遗活动,包括非遗市集、非遗购物、非遗美食、非遗技艺等四大板块。全省汇聚了798场非遗市集,有杭州清河坊的百家商户会聚,还有各种非遗技艺展示和体验活动。


产业化路径:


通过非遗市集和购物活动,将非遗与现代消费结合,形成以非遗为特色的消费平台。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非遗的传播,还通过商业活动实现了经济价值。


适合变现的非遗项目:


传统手工艺品:如陶瓷、纺织品等,可以通过市集销售变现。


传统美食:如各种地方特色茶饮和小吃,可以通过市集销售变现。


传统技艺:如茶艺、书法等,可以通过技艺展示和体验活动变现。


连城县“5A+非遗文旅活动


活动内容:


2025五一期间,连城县推出了“5A+非遗文旅活动,包括非遗展演、非遗体验、非遗购物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07.2万人次,同比增长36.9%,实现旅游收入11.57亿元,同比增长37.7%


产业化路径:


通过将非遗与5A级景区结合,连城县将非遗融入旅游产业链,形成了以非遗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这种模式不仅展示了非遗的文化价值,还通过旅游产业实现了经济价值。


适合变现的非遗项目:


传统表演艺术:如戏曲、舞蹈等,可以通过门票销售和演出收入变现。


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陶艺等,可以通过景区内的销售点变现。


传统美食:如各种地方特色小吃,可以通过景区内的餐厅和小吃摊变现。


商丘市五一假期文化旅游市场


活动内容:


商丘市在五一假期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包括沉浸式体验游和文物非遗展示展演。例如,古城有戏活动在商丘古城开展,戏韵悠扬古城亮相”-豫鲁苏皖省界戏迷擂台赛线上线下同步开启,火神台景区的飞天演出、火壶、火秀、非遗打铁花等表演,永城芒砀山景区的沉浸式历史舞台剧等。


产业化路径:


通过将非遗与旅游、文化、艺术等结合,商丘市将非遗融入文旅产业链,形成了一种沉浸式体验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展示了非遗的文化价值,还通过旅游和文化活动实现了经济价值。


适合变现的非遗项目:


传统表演艺术:如戏曲、变脸、吐火等,可以通过门票销售和演出收入来实现变现。


传统手工艺:如织绣等,可以通过展览和销售来实现变现。


传统技艺:如打铁花等,可以通过表演和体验活动来实现变现。


保亭县五一假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


活动内容:


保亭县在五一假期推出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如槟榔谷景区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展示、黎族竹编工艺体验等特色活动,以及《非遗里的中国》海南篇节目在CCTV-1播出,进一步提升了保亭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热度。


产业化路径:


通过将非遗与旅游、文化等结合,保亭县将非遗融入旅游产业链,形成了一种体验式消费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展示了非遗的文化价值,还通过旅游活动实现了经济价值。


适合变现的非遗项目:


传统手工艺: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竹编工艺等,可以通过现场展示和销售来实现变现。


传统表演艺术:如黎族竹木器乐表演等,可以通过门票销售和演出收入来实现变现。


传统技艺:如黎族的传统文化展示等,可以通过体验活动和销售产品来实现变现。


湖北省五一假期文旅市场亮点


活动内容:


湖北省在五一假期推出了6大类100多个文旅消费新场景和新产品,2000余场文化旅游活动,500余场文艺演出活动,超50项主题美术展览。同时,打造了沉浸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体验活动,如荆门园博园景区的傩舞巡游、非遗打铁花、火壶表演、荆楚舞台水秀等民俗展演活动,恩施土司城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现场织造体验,利川腾龙洞的非遗寻踪等。


产业化路径:


通过将非遗与旅游、文化、艺术等结合,湖北省将非遗融入文旅产业链,形成了一种沉浸式体验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展示了非遗的文化价值,还通过旅游和文化活动实现了经济价值。


适合变现的非遗项目:


传统表演艺术:如傩舞、打铁花、火壶表演等,可以通过门票销售和演出收入来实现变现。


传统手工艺:如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等,可以通过现场展示和销售来实现变现。


传统技艺:如非遗寻踪等,可以通过体验活动和销售产品来实现变现。


全国国内出游情况


活动内容: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文化活动和惠民举措,着力满足群众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


产业化路径:


通过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各地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以多元供给激发消费潜力、市场活力,为游客带来深度体验。深挖节日内涵,推出农耕展示等特色体验活动,展现劳动之美、文化之美。


适合变现的非遗项目:


传统美食:如各种地方特色小吃和茶饮。


手工艺品:如剪纸、陶艺、纺织品等。


传统表演艺术:如戏曲、舞蹈、音乐等。


传统技艺:如茶艺、书法、景泰蓝制作等。


非遗产业化发展路径分析


旅游融合路径


旅游融合路径是当前非遗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将非遗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形成以非遗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这种模式通过旅游活动带动非遗的传播和消费,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提升。


在这一路径中,非遗不再是独立的文化展示,而是与旅游景点、旅游线路、旅游服务深度融合,成为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验式消费路径


体验式消费路径强调让游客亲身参与非遗的制作和体验过程,通过互动和参与加深对非遗的理解和认同。这种模式将非遗从静态展示转变为动态体验,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节日活动结合路径


节日活动结合路径是将非遗元素融入传统节日或特定主题活动中,通过节日氛围的烘托增强非遗的吸引力。这种模式利用节日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为非遗的传播和消费创造有利条件。


沉浸式体验路径


沉浸式体验路径强调创造一个能够让游客完全沉浸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境中的体验空间,通过多感官的刺激和互动,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的魅力。这种模式通过高科技手段和场景设计,创造出具有强烈代入感的非遗体验。


市集与购物路径


市集与购物路径是通过设立非遗市集或在商业场所展示销售非遗产品,将非遗与现代消费结合,形成以非遗为特色的消费平台。这种模式直接将非遗转化为商品和服务,实现经济价值。


非遗产业化发展特点与趋势


创新与传统结合


非遗产业化发展的第一个特点是创新与传统的结合。在五一期间的非遗活动中,各地都注重将传统非遗元素与现代技术、现代审美和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气息的非遗产品和服务。


多元化与专业化并重


非遗产业化发展的第二个特点是多元化与专业化并重。在五一期间的非遗活动中,各地都注重开发多元化的非遗产品和服务,同时又注重提升专业水平和品质。


场景化与体验化成为主流


非遗产业化发展的第三个特点是场景化与体验化成为主流。在五一期间的非遗活动中,各地都注重创造场景化和体验化的非遗展示和消费环境,让游客能够在特定的场景中体验非遗的魅力。


融合发展成为趋势


非遗产业化发展的第四个特点是融合发展成为趋势。在五一期间的非遗活动中,各地都注重将非遗与其他产业和领域融合发展,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形态。


例如,旅游与非遗的融合发展趋势、科技与非遗的融合发展趋势、媒体与非遗的融合发展趋势等,这种融合发展的趋势,打破了传统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局限,拓展了非遗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为非遗的产业化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适合变现的非遗项目分析


传统美食类非遗项目


传统美食类非遗项目在五一期间的活动中表现非常突出,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这类项目通过现场制作和销售,可以直接实现经济价值,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首先,传统美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传播力,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和消费者。其次,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互动性,能够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体验和参与机会。最后,传统美食的销售和消费具有较高的频率和重复性,能够形成稳定的消费市场和收入来源。


手工艺类非遗项目


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在五一期间的活动中也表现较为突出,这类项目通过现场展示和销售,可以实现经济价值,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首先,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能够吸引游客和消费者的注意力。在五一期间的非遗活动中,各地的手工艺展示都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和拍照。


其次,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能够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体验和参与机会。


最后,手工艺类非遗产品的销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能够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


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


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在五一期间的活动中表现较为突出,这类项目通过门票销售和演出收入,可以实现经济价值。


首先,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能够吸引大量观众和游客。其次,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的演出和展示可以通过门票销售和演出收入直接实现经济价值。最后,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可以通过旅游线路和产品包装,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的收入来源。


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


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在五一期间的活动中也有一定的表现,这类项目通过技艺展示和体验活动,实现经济价值。


首先,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具有较强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能够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和知识。其次,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展示和体验活动可以通过门票销售和体验费用实现经济价值。最后,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可以通过培训和教学,形成持续的收入来源。

(责任编辑:闻奕)

推荐阅读

“传统医药”类非遗产业化发展困境与解决方案

“传统医药”类非遗产业化发展困境与解决方案

传统医药类非遗的现状与价值传统医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健康智慧,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中国作为传统医药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传统医药类非遗资源。

2025-05-09 14:37 非遗
“传统医药”类非遗为什么要走职业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传统医药”类非遗为什么要走职业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传统医药”类非遗为什么要走职业化、产业化发展之路?1.保护与传承的需要职业化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培训和教育体系,确保传统医药的知识和实践能够被准确传递。

2025-05-09 14:36 非遗
首届《非遗从业认证证书》“传统医药”类非遗人才培训班招生简章

首届《非遗从业认证证书》“传统医药”类非遗人才培训班招生简章

首届《非遗从业认证证书》“传统医药”类非遗人才培训班招生简章甘肃中医药大学官网地址链接:https://jxjy.gszy.edu.cn/show/id/674.html

2025-05-09 10:15 非遗
马千里:非遗融入学校教育的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

马千里:非遗融入学校教育的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育的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本文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总第130期)作者简介马千里,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2025-05-08 15:09 非遗
五一非遗热点分析:透视非遗产业化发展路径与变现潜力

五一非遗热点分析:透视非遗产业化发展路径与变现潜力

五一非遗热点概览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主题活动,从北京的世界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到浙江的"非遗焕新购物月"

2025-05-08 15:07 非遗

“青年非遗视频创作哺育行动”哺育名录第一批入选名单

“青年非遗视频创作哺育行动”哺育名录第一批入选名单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精神,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效能

2025-05-08 15:07 非遗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申报指南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申报指南

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6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申报指南国家艺术基金面向社会受理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的申报,组织专家评审,确定资助项目和资助额度,并实施监管。

2025-05-08 15:04 非遗
《伊犁月》唱响省城!人气爆满!

《伊犁月》唱响省城!人气爆满!

5月3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欧阳冰云创作、编剧的原创黄梅戏《伊犁月》在安徽大剧院震撼上演。

2025-05-06 10:29 非遗
“非遗产业”与“自驾旅游”融合发展路径

“非遗产业”与“自驾旅游”融合发展路径

非遗产业如何为自驾旅游提供有针对性服务?非遗产业与自驾旅游的融合发展基础非遗产业的定义与内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定义

2025-04-29 11:05 非遗;旅游
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研究报告

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研究报告

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江苏南京:秦淮灯会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秦淮灯会作为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活动之一,通过灯会这一传统非遗形式,结合现代旅游需求

2025-04-29 11:02 非遗;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