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数字化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数字技术记录传统医药知识和技艺,如拍摄视频、制作数字档案等;二是建立数字化展示平台,如虚拟博物馆、在线展览等,提高传统医药类非遗的可见度和影响力;三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材、在线课程等,促进传统医药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河南省在中医药非遗数字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许昌市围绕禹州药都"振兴,构建五有"发展体系,建设药材基地、升级物流园、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中药材溯源体系与电商融合,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许昌、鹤壁等地举办非遗数字化培训班,提升从业者数字技能[6]。这种数字化转型不仅提高了传统医药类非遗的保护水平,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然而,数字化保护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据标准缺失、专业人才不足等。如何建立适合传统医药类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体系,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传统医药类非遗的现状与价值传统医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健康智慧,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中国作为传统医药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传统医药类非遗资源。
“传统医药”类非遗为什么要走职业化、产业化发展之路?1.保护与传承的需要职业化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培训和教育体系,确保传统医药的知识和实践能够被准确传递。
首届《非遗从业认证证书》“传统医药”类非遗人才培训班招生简章甘肃中医药大学官网地址链接:https://jxjy.gszy.edu.cn/show/id/674.html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育的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本文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总第130期)作者简介马千里,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五一非遗热点概览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主题活动,从北京的世界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到浙江的"非遗焕新购物月"
“青年非遗视频创作哺育行动”哺育名录第一批入选名单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精神,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效能
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6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申报指南国家艺术基金面向社会受理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的申报,组织专家评审,确定资助项目和资助额度,并实施监管。
非遗产业如何为自驾旅游提供有针对性服务?非遗产业与自驾旅游的融合发展基础非遗产业的定义与内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