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
展示活动的通知
办非遗函(2025)2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6月14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非遗保护传承意识,现就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25年活动主题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活动将聚焦青年传承人培养、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科技赋能非遗保护等内容,展现非遗传承实践活力,弘扬非遗时代价值,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
1.非遗,让生活更美好
2.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3.传艺传心传薪火,见人见物见生活
4.科技赋能保护传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各地可根据具体活动情况选用相关口号开展宣传,也可增加体现本地特色的口号。
(一)宣传非遗保护理念。通过专家讲座、知识问答等方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非遗相关知识,展示近年来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尤其是非遗数字化保护、科技赋能非遗传播方面的重要成果和优秀案例,交流保护经验和保护措施。
(二)宣传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典型案例。结合“非遗焕新购物月”,举办非遗集市、展销非遗好物,丰富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支持非遗项目进景区,因地制宜开展非遗展陈、展示、展演、体验等活动,拓展非遗实践空间,提升旅游文化内涵。
(三)宣传非遗传承生动案例。宣传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事迹。依托研培院校,展示研培计划在培养青年一代非遗传承人、提升非遗保护实践水平方面的工作经验。组织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非遗研学等活动,向青少年群体普及非遗知识。
各地要依托非遗传承人群、项目保护单位、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工坊、传承体验中心(所、点)、非遗保护利用设施、非遗中心、非遗协会等非遗相关组织和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推动非遗保护成果人民共享。
各地要紧扣活动主题,突出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展现非遗当代创新创造活力;要创新方式,提升传播效能,多渠道、全覆盖开展活动宣传,营造浓厚非遗保护氛围;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务实高效、厉行勤俭节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把活动内容和价值导向,做好应急预案,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办出实效。
请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于6月2日前将本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信息汇总表(见附件),于6月20日前将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总结(包括活动情况、亮点和经验等)以电子邮件形式报送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联 系 人:凌霄、江畅
联系电话:010-59881369、59881368
电子邮箱:fyscbc@mct.gov.cn
特此通知。
附件: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信息汇总表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2025年5月21日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更是清代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和艺术审美的百科全书。
语文教材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非遗元素,为"非遗进校园"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现将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通俗读物项目申报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盘点《藏海传》剧中的非遗魅力《藏海传》是一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剧情紧密结合的古装权谋剧,融入了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技艺,这些技艺不仅丰富了剧情的文化内涵
传统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文明史中积累的健康智慧与生命认知。传统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在中国非遗保护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健康养生领域:传统医药的新机遇健康养生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与传统医药的理念和实践有着天然的契合性。传统医药强调整体观、平衡观和预防为主的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