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弘扬保生慈济文化
海沧青礁慈济祖宫,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系厦门市最大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和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被誉为"闽台慈济第一宫"。2008年,保生大帝信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弘扬吴真人慈怀济世的精神,青礁慈济祖宫景区积极开展文物保护,传承推广保生慈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并深入挖掘海沧保生大帝信俗内涵,举办了十六届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非遗旅游双向赋能,让保生大帝信俗文化得到广泛弘扬和传承,不断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情谊和福祉。
泉州提线木偶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史最长、文化积淀和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傀儡戏剧之一,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泉州市木偶剧团建团70多年来,创演一大批优秀剧目,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及国际艺术节大奖。现在,剧团每周在剧院正常表演有6场至18场不等,如遇春节、元宵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每天加至6场。预计2023年剧团在剧场演出有380场,观众人数达20万人次,全年门票收入突破千万元。剧团还300余次出访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获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人民友谊贡献奖"。
周宁鲤鱼溪:护鱼文化与旅游融合
周宁县浦源村鲤鱼溪拥有800多年历史,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近年来,周宁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保存鲤乡历史风貌,挖掘鱼祭礼俗、护鱼武术等资源,常态化开展鱼祭礼俗展演,推动护鱼习俗活态传承,留住"人鱼情笃一水间"的美好记忆。同时,深挖鲤鱼文化内涵,实施鲤鱼溪生态水系建设工程、明清古街修复工程等"四个一批"项目40个,布设鲤鱼文化非遗馆、博物馆、鲤鱼溪孝道馆、书画院等场馆,引入黄浦"北路戏""方言评书"等非遗技艺,以及高山云雾茶炭培工艺、花园茶画工艺展示等内容,打响"周宁有鲤"品牌。
非遗产业如何为自驾旅游提供有针对性服务?非遗产业与自驾旅游的融合发展基础非遗产业的定义与内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定义
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江苏南京:秦淮灯会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秦淮灯会作为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活动之一,通过灯会这一传统非遗形式,结合现代旅游需求
非遗产业如何为房车露营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非遗产业与房车露营的结合,不仅能够提升露营体验的文化内涵,还能通过特色化服务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消费黏性。
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枢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敦煌美学密切相关。
传承非遗 打造传世经典 宝马7系“非遗车”捐赠清华美院专访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主任 张雷从2007年开始宝马发起了“ BMW 中国文化之旅”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保护
汽车企业参与非遗保护的背景与意义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的新维度随着企业社会责任(CSR)理念的深化,汽车企业不再局限于关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而是开始将文化保护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
“赵朴初文化”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启事——传承朴初精神,创意文化表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学习弘扬赵朴初文化精神与艺术成就,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