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大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力度"[9]。这种政策支持为传统医药类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在法律保护方面,可以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保护:一是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方式保护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二是文化遗产保护,将传统医药类非遗纳入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三是传统知识保护,探索传统知识保护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河南省通过制度创新注入新动力,先后颁布《河南省中医药条例》与《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2024年,中医药强省建设进程加速,2月召开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明确了五大高地"建设方向,为后续发展锚定目标[6]。这种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为传统医药类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传统医药类非遗的现状与价值传统医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健康智慧,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中国作为传统医药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传统医药类非遗资源。
“传统医药”类非遗为什么要走职业化、产业化发展之路?1.保护与传承的需要职业化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培训和教育体系,确保传统医药的知识和实践能够被准确传递。
首届《非遗从业认证证书》“传统医药”类非遗人才培训班招生简章甘肃中医药大学官网地址链接:https://jxjy.gszy.edu.cn/show/id/674.html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育的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本文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总第130期)作者简介马千里,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五一非遗热点概览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主题活动,从北京的世界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到浙江的"非遗焕新购物月"
“青年非遗视频创作哺育行动”哺育名录第一批入选名单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精神,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效能
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6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申报指南国家艺术基金面向社会受理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的申报,组织专家评审,确定资助项目和资助额度,并实施监管。
非遗产业如何为自驾旅游提供有针对性服务?非遗产业与自驾旅游的融合发展基础非遗产业的定义与内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定义